今年黄金市场那叫一个热火朝天,国际金价蹭蹭往上涨,带动国内金价也是一路飙升,屡创新高,年轻人一个个都争先恐后地入场。
在不少社交平台上,“晒金”视频铺天盖地:有人炫耀金条半年赚五万,有人分享“信用卡买金攻略”,甚至有人抵押房产炒金。在炒金热潮下,有一大半年轻人都陷入了“不买就亏”的集体焦虑。但随着金价的暴跌,这些“赌徒们”也感受到了金价下杀的威力。有投资者在社交平台上分享,高峰时期,投入黄金市场的贷款金额就高达30万元。但没想到,最近黄金走出了“过山车”行情,仅前三天就亏了约3万元,相当于自己两个月的工资。
表面上看,黄金暴跌导火索是地缘政治风险的缓和,有“避险资产”之称的黄金似乎没有理由不跌。
不过复盘此轮行情,“避险”并非是本轮黄金行情的主要逻辑。据高盛测算,今年推动金价上涨的最大动力来自各国央行的购金需求,它们正通过这一举措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。除央行外,民间投资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对黄金的投资兴趣也在激增。
真正引发黄金下的原因还是短期涨的太快了,资金加速涌入造成的过热需要缓解,借势技术性回调。
这种快速暴力的下杀,一把去泡沫,对“爆炒”黄金的现象或将短暂抑制。长期来看,黄金仍然是集“避险+美元替代+对冲保护”于一身的优质资产,理应在组合中占据一席之地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,或许黄金能带领我们走出混沌的世界。
那么,面对如此复杂的市场环境,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?
首先,短期避免梭哈追高,保持理性配置至关重要。
黄金的无息属性决定了它无法通过利息或股息创造持续收益,只能依赖价差获利,而它的周期往往以十年为单位。重仓追高一旦回调,承受的不仅是资产缩水,更是漫长等待解套的心理煎熬。不妨在适当回调后分批介入,或用定投的方式摊薄成本。
其次,中期来看,将家庭资产的5%-10%配置于黄金是较为合理的区间。
黄金的长期上涨并非线性。过去百年金价虽整体向上,但每隔十年或十几年就会出现一轮长达5年甚至更久的下滑周期,因此,黄金更适合作为战术仓位而非核心资产,建议占比控制在5%-10%,主要作用是分散组合风险、对冲极端市场波动。
最后,也是最关键的一点,不预测具体价格,只应对趋势。
没人能够精准预判金价的拐点,但只要中美竞争的格局没改变、美国赤字没刹车、去美元化和地缘分裂的趋势没逆转,黄金主权信用对冲的核心逻辑就还在,就仍然具备长期持有的合理性,仍然是值得长期介入的底仓资产。